85三十年,再次回望那个没有画廊、美术馆的年代,上千名青年艺术家凭着一腔热情掀起了影响深远的艺术运动,他们彻夜谈论艺术,研读西方哲学著作,关心人类命运,思考艺术本质;几年间,上百个艺术团队先后成立,无数艺术宣言发表出来,无数展览随时被关闭,却也冒着危险举办……经历了85,艺术结束了红光亮的时代,拥有了自由,走向国际和当代。
如今,85已成为被崇敬的丰碑和被纪念的历史。在这个信息来的快去的也快的时代,眼花缭乱的艺术已经把历史淹没,对于当下青年人来说,85的确是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,却也仅此而已。在这个三十年的节点上,我们不禁发问:85精神到底是怎样的?85之于当下的意义?从85一路走来,那一代人经历了80年代的热血沸腾、90年代的社会转型和2000之后的市场洗礼之后,怎样面对时代的沉浮和身份认知?雅昌艺术网将带来这一思考:“85,现在还活着吗?”
19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特殊时期,文化热方兴未艾,先锋电影、文学、音乐百花齐放,而风头最劲的前卫艺术狂飙突起,在1985到1986年期间形成高潮。全国各地上百个前卫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但也有一批独立的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面貌丰富着,被批评家高名潞称之为‘85美术运动’的艺术潮流,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研究生谷文达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联合国一人间
展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2014
争议与解脱:复杂的中国元素
雅昌艺术网:跨人种,跨文化,跨国家的艺术计划《联合国》,从1993年开始,目前已完成了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纪念碑。由世界各地的艺术博物馆收集, 现已有四百多万人为此艺术计划捐献了他们的头发。《联合国》系列是否奠定了您作为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艺术地位?
谷文达:是。我是一个排他性、不愿意受同行的影响的人,我会想避开这一些方面,去和远一些的东西嫁接,比如说我喜欢看某一些东西,但都不是在视觉艺术范畴,但是跨行业嫁接非常重要。我以前从来没感觉我是个中国人,但我在离开(中国)之后才感觉我是个中国人,到了纽约,其实困难之一是当你离开中国,突然跳进西方社会里,尽管你经历了八五美术运动,你通过画册、展览了解西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,但是当你完全赤裸裸的跳进西方的氛围,这和你之前的想像是完全不同的情况。
雅昌艺术网:带来了一种变化。
谷文达:所以从你生理、心理的反应来看,你一定会有回溯和考虑,当然我本来就是文化出身,比如说你是画油画的到了西方,你会因为某种利益,某种取悦西方,你立刻变成一个书法家,这里面会有投机成分,所以大部分艺术家,他并不是很目的性明显的要用中国的元素,这实际上他是一个直觉和本能,因为在西方的时候,始终让你感觉你是个中国人,它会导致对你的行为生活方式都会有影响,而这点,你在中国的这时候感觉不到。
黑金 装置艺术 中国人发辫,中国人发基因墨粉
2008 年 -2010 年 , 谷文达上海工作室 展于何香凝美术馆 oct 当代艺术中心
雅昌艺术网:您怎么理解中国元素?
谷文达:中国元素里面有太复杂的因素,一方面有西方人怎么看待你?而另一方面,你自己在国外思想滞后,你对自己的文化身份的回顾和重新认可,也是要通过周边西方的所有东西来来重新认定你自己,这个重新认定你在中国是没有的,它逼着你要重新认识你自己的文化成分。无论从唐宋元明清的传统文化,还是现在,从纯粹的角度来说,中国元素本身就不是纯粹的,世界上也没有一种文化是完全纯粹的文化,除非你从来不接触任何交流。而我们现在有很多情况,把它做的简单化,中国元素就变成非常简单化的符号,在自己经历的漫长经历里,实际上这其实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琢磨,我想中国当代画现在比30年前要成熟多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