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现在书法界有一个问题,就是模仿成风——模仿古人、模仿名人书法的外形式成为一种主流形态。全国性的展览,也在引导这种风气。有些模仿甚至很初级,只是外形有点像,他就能入选全国展。回归传统并非复制传统,认识不清楚结果自然会停留在视觉模仿的阶段。这也是审美标准中出现的一个‘不标准’问题。”
在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、《中国书法全集》主编刘正成看来,在当代展厅生态中生存的书法艺术,在官方社团的影响下,受到各类书法竞赛中获得会员身份的驱动,使得展览作品的选择和发表方式成为具有量化标准的“炫技”。从而在一些书法展上,我们看到的是对古代经典书体字体的复制粘贴。
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现象,关键在于“技”之下的文化修养缺失。只取其表,不知其理,技高而学养低,这种失衡成为了当下书坛的常态。同时,这样的不平衡状态也体现在书法发展脉络的内部,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两者之间存在的进程差距。
第六届中国书法“兰亭奖”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
没有金奖的“兰亭奖”
2018年1月11日,第六届中国书法“兰亭奖”作品展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,引发一波观展热潮。此次展览展出了57名书法篆刻组获奖及入选作者的作品171件。此前,中国书协公示了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选结果,70位获奖及入选作者,其中,5名书法篆刻作者和2名理论作者荣获银奖,6名书法篆刻作者和1名理论作者荣获铜奖。而“兰亭奖”作为“中国书法最高奖”其中最具有价值的金奖却成为空缺,成为本届兰亭奖的最大看点之一。
开幕式现场
“没有金奖,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,只是和大家常规的判断有所出入。”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如此谈到。他认为,看待没有金奖的现象,首先还是要有一个客观的立场:一方面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,并不是一个或两个领导心血来潮决定的结果,而是众多评委的共识,这其实也是对当下书法发展现状务实负责的反映。我们无法从参选作者中,一下子说出哪个书家或者理论研究者,能让所有评委一致拍板授予其金奖的荣誉,那么我们宁愿它是空缺的。这也是书法界现阶段创作现状中有高原无高峰的写照。
展览现场
“另外,这样的评选是基于首先有一个高标准,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,而并不是选不出来金奖,就硬生生地把最高奖项提到金奖中。但反过来看,是否也恰恰是没有金奖的全国书法最高奖,使得那么多的书法群体来中国美术馆看个究竟,吊足了大家的胃口。展览受到的关注度,也足以表现出受众的热情和企盼,也为书家进一步学习鼓足了劲儿。”陈振濂进一步说。
第六届兰亭奖评选现场
“最高奖为什么空缺?因为,在所有评审团成员看来,目前所评出的57位作者的作品,一是整体水准虽然十分可观,但距离金奖的创作水准尚有一定距离。二是没有达到预设金奖的评委集体评判的分值,即90分以上。如排名第一的作者,有6位评委投金奖分值(90分以上),占比35.3%;有3位评委投入选分值(70分以下),占比17.6%;其余8位投银、铜奖分值,占比58.9%。三是作品打票综合得分相差间隔不大,没有拉开有效的距离。如果贸然把其中的几位作者划定为金奖,也是对其他作者的不公平。”对于此次金奖的空缺所引发的讨论,《中国书法》杂志社社长助理、编辑部主任朱中原在《兰亭奖该怎么评——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之观察与省思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。
在中央新的文艺评奖改革政策出台之后,各个领域的诸多单项奖均已被取消,兰亭奖以往的各个单项奖也被悉数取消,只保留了创作类。相对于近年来各种展览、奖项泛滥,虽然此次金奖空缺有些可惜,但评奖重要的是看质量,质量高度不到,不能硬拔。
第六届兰亭奖评选现场
而在刘正成看来,“兰亭奖”作为中国书法的最高奖,在基本评定标准与流程上存在问题,片面的通过作品论高低,对于作者的经历与学养的考察则不够重视。“我们想说《红楼梦》好的时候,起码要在家里费时间读完它、读通它、研究它。而书法水准评定,评委们必须在几秒钟之内就要做出判别,这是什么样的火眼金睛?显然,评委们无法‘兼论其人生平’,甚至根本就不想‘兼论其人生平’。这就把审美标准局限在很狭窄的一个范围:这一点像不像米芾、那一画像不像颜真卿……只见枝叶,不见树林,只能局限在表面的技术层次进行审美判断。”
“我也不是要全盘否定现在的书法评审机制,我们现在的评审机制,虽然只是一种适应‘普及’工作的较为简单化的机制,但这种机制在促进新时期书法的发动和形成规模性上,曾经起过巨大的历史作用。只不过走到今天需要变革的深化。”刘正成谈到。而此次“兰亭奖”金奖的空缺,也引发了对当下书坛重视技法、忽视文化修养的重新审视。